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URL
Origin
步频和步幅,这两个概念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。对于步频,前面有文章提过最佳的跑步步频是 180 以上。而步幅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,在跑者的力量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动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,步幅一般很难突破 1m。也许你会提出,那我跨步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?回答是否定的,步幅只是众多环节精进优化之后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。之前听过 “要想速度变快,那就加大步幅” 的说法,现在来看完全是错误的。盲目的追求步幅十分容易变成跨步,随着而来的就是剪力的产生。速度是决定步幅的重要因素,630 的配速和 430 的配速在步频上来说也许都是 190,但是步幅就会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下面来看看一组指标:
垂直振幅:身体重心垂直振动的高度。振幅愈大,跑步效率愈差。菁英跑者的垂直振幅可以压到 6 公分以下,但一般跑者平均是 10 公分。这是一种可以藉由训练而提升的技术。振幅较大的跑者,跑起来会像跳跃中的麻雀,主要是由于不自觉对地推蹬所造成的;而且振幅愈高,落下的冲击愈重,所以受伤风险也愈高。
触地时间:它的定义是「单脚从接触地面的瞬间,到完全离开地面所花的时间」。从世界最顶尖的跑者中发现,他/她们的触地时间都非常短,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全马比赛中的平均触地时间只有 162 毫秒。
触地时间平衡:左右脚触地运动平衡情况。例如:50.0% 左 / 50.0% 右,代表双脚接触地时的间相等。为了让双脚尽量平均分摊压力,「触地时间平衡」相差 1.0% 以上受伤风险较大。
垂直步幅比:垂直振幅 ÷ 步幅 ×100%。它是成本效益比的概念,其中成本是垂直振幅,而效益是移动的距离。移动参数愈低,代表技术愈好,愈能确保你把能量用在向前而非向上。
介绍完上面这些指标,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:
避免运动伤害:步频、触地时间、触地时间平衡
提高运动表现:步幅、垂直振幅、垂直步幅比
当「避免运动伤害」的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之后,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提高「运动表现」相关的技术指标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真正做到 Less Pain, More Gain。我们也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每个指标的训练方法。
- 作者:OutcastVeron
- 链接:https://www.joylian.com/blog/running-dynamic-metrics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